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河北馆陶县发挥文化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84农业网   时间:2018-10-2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文化小镇”富了村民乐了市民

——河北馆陶县发挥文化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本报记者 冯雷

河北省馆陶县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县,缺水,少绿,资源匮乏。4年前,县委县政府提出不等、不靠,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以实事求是为百姓谋幸福的工作态度振兴乡村,让家乡美起来、让群众富起来、让乡村活起来。

他们以文化小镇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凝聚枢”,走出了一条具有馆陶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县域内“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教育小镇”“轴承小镇”“鹊桥小镇”“彭艾小镇”等特色文化小镇星罗棋布,农旅融合、特色文化产业吸引来众多游客,拉长了村民致富的产业链,文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馆陶县委书记谢继炯说,一个人想打起精神奔好日子,首先要有自信;一个地域要发展也是这样,必须树立起文化和产业自信。振兴乡村需要文化铸魂和产业支撑,于是馆陶提出了以文化为先导,以产业为核心,大力建设、发展文化小镇的设想。

在县里倡导和精心规划设计下,“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羊洋花木小镇”等一批以当地传统产业为基础的文化小镇应运而生,打开了乡村振兴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翟庄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大棚黄瓜,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黄瓜种植专业村,曾荣获“中国黄瓜之乡”称号。2014年启动打造“黄瓜小镇”,先从环境整治开始,又把“黄瓜文化”发挥到极致。村里建起了“中国黄瓜博物馆”,让人们重新认识“黄瓜”;还开发了黄瓜汁、黄瓜宴、黄瓜美容等产品和项目,当年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到“黄瓜小镇”游览。

游客们看民俗文化表演,进黄瓜大棚内体验采摘,还能参加有趣的吃黄瓜大赛、包黄瓜水饺比赛等等。村民们说,以前埋头种黄瓜,总觉得就是在地里“刨食”,弄个温饱,好像“低人一等”。那时我们只有羡慕城里人的份。现在不同了!没想到这黄瓜里还有这么多“高大上”的文化元素,搞出这么多名堂。城里人如今也羡慕我们了。

寿东村的“粮画小镇”也是如此。以前不起眼的五谷杂粮,农民利用它们不同的颜色,制作成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精美粮食画,招来八方游客;不少富于创意的粮画作品,甚至打进国际艺术市场。

  文化振兴与农民素质提升相结合

“粮画小镇”寿东村村民张耀亮家的大门口,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建设粮画小镇之初,张耀亮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这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现在,张耀亮是村里的义务维修员,哪个垃圾桶坏了,哪块围墙掉漆了,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张新刚过去是寿东村“收破烂”的。因为穷,40多岁还没娶上媳妇。他家院子也是“破罐破摔”,家里常年堆满了臭烘烘的垃圾废品,没个落脚的地方。建设文化小镇,村里环境日新月异,张新刚更觉得自己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县里的谢继炯书记亲自登门了解他的困难,鼓励他继续搞他的垃圾回收“绿色事业”。张新刚回忆说:“一个多月时间里,县领导来了八九次,还给我从村南边找了块地,做垃圾回收站。我现在是村里的文明督导员,负责监督村里的卫生。”

谢继炯说,乡村美的根本还是要村民美。馆陶县在每个文化小镇里都设立了“美丽管家”,有电工、村医、小卖部的经营者等,他们最容易与村民沟通,也最能影响村民。此外,还开展“魅力女性”“美丽家庭”“最美乡村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小镇的每一个人。

馆陶县创办了全国第一个设在村里的“中国农民大学”,为乡村振兴培养自己的“乡土人才”;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村里的“小镇党校”,为“红色文化”在乡村的普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村里的广播站和“微电视台”每天在讲述着发生在村民身边的美丽故事……

  文化振兴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继第一批文化小镇成功之后,紧接着,“教育小镇”“轴承小镇”“鹊桥小镇”“彭艾小镇”等一批新的文化小镇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文化小镇建设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拉长了村民致富的产业链,极大地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粮画小镇”寿东村依托当地一家粮艺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由农民制作粮食画,统一包装出售。粮食画加工户已发展到近百户,每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小幅粮画一套30元,篇幅大些的要上百元。周末一天能卖几十套,特色小镇的建设让俺们挣上了文化钱。”村民们说。

“黄瓜小镇”出名了,村里黄瓜产业壮大了,温室大棚发展到千余个,黄瓜日交易量达20多万公斤。

馆陶县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传说古代的寿星彭祖曾在这里活动,利用艾草治病养生。馆陶县在“彭祖”和“艾灸”两词中各取一字,去年打造了“彭艾小镇”,使这一中医药产业链条逐步延伸,更多的农民通过种植艾草增收致富。2017年全县艾产业的产值就超过了5000万元。农民姚善乐在张高庄村流转了200多亩土地,今年春天全部种上了艾草。他说:“艾草一年能连收3茬,今年已经收了一茬,每亩艾叶能卖1000多元。”

记者在馆陶采访时看到,文化小镇建设带来的乡村旅游大市场,每逢节假日,游客如织,巡游于各个小镇之间体验创意型现代农业,亲近乡土文化,感受浓浓“乡愁”。农民们从文化兴村、农旅融合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