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9-25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9月25日电(记者王金金 骆晓飞)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了解到,最近五年来,青海省累计投入各类生态建设资金260多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880平方公里,黄河干流出省断面水质多年保持Ⅱ类,长江、澜沧江干流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Ⅰ类,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600亿立方米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但同时,青海又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力、风力、冻融相互交错、共同作用,极易引发灾害,水土保持任务艰巨。
为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青海省在江河源头区以封育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辅以综合治理,构筑生态屏障;重要水源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源头水质安全;水蚀风蚀交错区,实施封禁治理。
此外,2006年起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区全面取消了GDP考核。今年年初,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青海省取消了8个省级农产品主产区所属县和20个重点生态所属县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四项考核指标,全力保护生态。
在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下,不少群众正在享受“自然的馈赠”。“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工程,全省目前有255个贫困村、14.6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党生说,现在全省打造了一批“小流域+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种养殖”等小流域工程,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生态建设的成果。
相关标签:青海农业新闻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