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9-0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微关怀中的大温暖
——湖南省宜章县改善残疾人民生工作二三事
刘从武 本报记者张振中 邓保群 文/图
图为江梦南和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儿童们在交流互动。
“我是持续性乐观开朗,间歇性灰心丧气。”26岁的湖南宜章失聪女孩江梦南笑盈盈地说,刚接到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她就赶往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看望残疾儿童。
从学府的高点回到生活的原点,江梦南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残疾人兄弟姐妹们:几乎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也没有人会一生坎坷;生活有时将你重重地推了一把,但社会也总有好心人将你默默地扶一把。
读小学时,同学们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形成笔记抄给江梦南;初中英语老师会紧挨着她念英语听力材料;中考时,郴州市教肓局专门为她设置了一个只有她一人的爱心考场……
正是这些默默地“扶”一把,让江梦南盛开在无声的世界;正是这样的微关怀,让宜章这座“好人之城”绽放出向上向善的魅力,让更多的江梦南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暖心——微关怀让残疾孩子看到美好未来
图为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带领他的残疾人农民工登台分享就业创业故事
“周围的朋友说我性格好,爱笑,相处起来很轻松。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每天都挺开心的。”江梦南笑靥如花。
江梦南半岁时,由于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左耳听力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也许有的人并不清楚听力丧失的严重性——由于听不到自己的发音,可能会失去说话的能力。
在特教老师的帮助下,身为中学教师的父母决定教小梦南学习发声和唇语。特教老师上课时,讲到关键内容,总是尽可能地放慢语速,或者下课后将讲课内容整理成笔记给她看。
这些举动让江梦南倍感心暖,激励着她身上每一个细胞。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梦南用努力和实力叩开了清华园大门。
“大家关爱我一个人,我要力所能及帮扶一个群体。”江梦南在大学期间,多次回到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与该县好人协会会员一起,探望那些存在听障、视障、智障的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江梦南这根“标杆”,让许多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在困顿中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更让很多社会机构从中找到了帮助残疾儿童温暖回归家庭、走入社会的方法。
今年7岁的小杨叶(化名)是一个自闭症儿童。自出生后就不怎么说话,长大一点后喜欢玩手机,其他时候经常呆呆地一个人看电视。望着孩子,小杨叶的父母觉得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
在郴州市特教专家吴海珍看来,要让自闭症孩子逐渐走出困境,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对其生活、学习进行观察和指导,不仅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制定针对性的个性治疗计划,还要动员社会大众给予爱心、耐心,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在社会多方的帮扶下,2016年9月,小杨叶被送进了宜章县馨宜康复中心。经过持续的康复训练,小杨叶现在能与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耍5分钟以上,能与人打招呼。前不久,小杨叶入读当地一家学前班。“以前,儿子口都不开;现在儿子能叫我们爸爸妈妈了,而且能间歇性地交流了。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帮助!”小杨叶的母亲彭毅激动万千。
暖居——微改造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便捷生活
图为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在车间实地培训残疾人操作
“下不了楼,出不了家,进不了厕所。”这样的窘况是很多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生活不便的真实写照。为了保障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基本民生,迫切需要为他们这些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56岁的黄国良是黄沙镇五甲村三级肢体残疾人,由于左脚残疾,使不上力,下自家门前一米多的土坡就是大难题。没有家人搀扶,他经常会摔倒。即使爬起来,也要用手撑着腿才能一瘸一拐艰难前行。灶台太高,身体够不着,只能无奈地爬坐在木凳上,双脚悬空炒菜。家里没有抽水马桶,自己又无法长时间蹲着,黄国良每次上厕所都尴尬不已。宜章县、镇两级政府果断地行动了起来。首先,把残疾人的建房选址尽可能安排在道路附近,并且对其家门口的道路实行放缓坡度和水泥硬化的改造。从去年起,政府又开始实施对残疾人家里的厨、厕等生活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黄国良家在宜章县残联的热心帮扶下,将蹲厕改为马桶,并加装了扶手。新式的厨房灶台是按照他的身体比例而重建的,“厨房现在用起来很轻松,卫生间内可以洗漱,方便、清洁。给家人减轻负担,实现自己独立,这是我多年的愿望。如今,终于实现了。”黄国良感激地说。
“这些措施改变的不只是残疾人家里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能够激发残疾人群体对生活的热爱和融入社会的信心。”宜章县残联理事长李志坚说。
暖业——微就业让残疾农民重拾劳动的尊严
图为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慰问残疾人农民工付相日等
3年前,杨梅山村的邓字军在东莞的一个纸板加工厂打工,一次操作失误,他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被截肢,食指功能受损。“残疾了,厂子就不要我了。”回到老家的邓字军必须重新找工作,来肩负起扶养3个孩子的重任。找工作真的是四处碰壁,“看到你的手就不会招你,根本不考虑你能不能做,一句话就拒绝。”回忆起曾经屡屡被拒的经历,他至今还心有余悸。
邓字军的经历只是残疾人群体就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截至目前,只有942.1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只有11%。
“哪怕他们缺了一条胳膊一条腿,可他们不是包袱。只要用得好,就是能人,就是财富。可惜很多就业岗位就连让他们试一下的机会都不给。”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认为,残疾人同样能做好事,关键是企业如何扬长避短,哪怕开设一些小岗位也行,说不定他们也能做大贡献。
光说不练假把式。从小失去双亲、依靠残疾人叔叔等亲人抚养长大的谢运良,对残疾人有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他决定在自己创办的宜章吉兴纸业和百捷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里开设一些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
邓字军没有想到,以前他在东莞的纸板加工厂只是一个拿着厂里最少工资的小工,现在却在家乡的纸厂领到了机长的福利待遇。“虽然邓字军部分手指残疾,但他是一个难得的熟练工,不影响操作机器。”谢运良说。
目前,在谢运良的公司里,腿部伤残者坐在生产线终端整理、筛选纸卡成品,做计数工作;手部伤残者从事一些简单的机器操作,主要用眼睛监控生产过程;听力障碍者做搬运工;轻微精神障碍者做纸浆搅拌工……谢运良目前已经安排17个乡镇共计2500人实现就业。
“他们在厂子里找到了工作,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我绝不会将他们拴在生产流水线上当一辈子工人。学到了技能,愿意再创业的人,我愿意再扶他们上马、尽力送一程。”谢运良诚恳地表示。
严重驼背的付相日在吉兴纸业干了八年,每月可获得3000多元工资,2016年,他利用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企业,由一名企业工人转变成了企业的“主人”。
去年年初,付相日打算回家乡篱笆镇五斗村发展养殖业。谢运良二话不说,慷慨资助。为了减少创业风险,谢运良建议付相日先进行小规模投入,在家乡养殖了60多头藏香猪。到今年年底,首批出栏猪就可以净赚3万多元。
相关标签:宜章县农业新闻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