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农业网

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行业: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鸡|养蛇|养鹅|养鸭|养龟|养虾|养蟹|养鹿|养蚕|黄粉虫

行业:水稻|玉米|花生|小麦|大豆|茶叶|棉花|油菜|鹌鹑|牛蛙|黄鳝|泥鳅|蚯蚓|养驴|养蝇蛆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中心 > 蔬菜种植 > 甘蓝种植技术

甘蓝的病虫防治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主要为苗期病害,发病时,茎基部为水浸状黄褐色病斑,缢缩成线状,病苗绿色倒伏死亡,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苗床消毒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的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10克拌细土1.5公斤,三分之一撒于底部,三分之二留作盖籽。发病时可用70%的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铜铵合剂400倍液喷雾防治,连续防治2-3次。

霜霉病

甘蓝多在冷凉、阴雨或高湿的情况下发生霜霉病。开始叶片上产生暗褐色病斑,中部略带黄褐色,形状不规则,病叶有时稍有皱凸,病斑背面有大量白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变黄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期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乙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5-7天一次,连喷2-3次。

菜蛾

分布为害: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生,以南方各省为害较重,局部地区常造成毁灭性灾害。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还可为害葱、蕃茄、姜、马铃薯等。幼虫除啮食菜叶外,还啃食嫩茎,钻食幼荚,咬食籽荚。

识别: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雄蛾前翅灰黑色或灰白色,雌蛾淡灰褐色。翅狭长而尖,后缘有呈三度曲波状的淡黄或灰黄色带。前翅缘毛特别是靠近外缘处较长。后翅银灰色,缘毛也很长。卵:椭圆形,扁平,表面光滑,淡黄色。幼虫:体长10―12毫米,呈纺锤形,淡绿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小点排成两个“U”形纹。尾足向后伸长,超过腹末。蛹:体长5―8毫米,由淡黄褐色变灰褐色,外有稀薄、网状的灰白色茧。

生活习性:菜蛾华北一年发生5―6代,长江流域9―14代,广西17代。北方以蛹在向阳处的枯叶或杂草间过冬;南方主要以成虫潜伏在残株落叶和杂草上越冬,但在桂南和广东可全年发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或3―5粒连产一块。每头雌蛾产卵量一般为200粒左右。菜蛾发育最适应温度为20―300C,因此春秋两季往往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1)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小范围内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2)秋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或进行冬耕,消灭越冬虫源压低春季虫口密度。(3)菜蛾与菜粉蝶常混合发生,可掌握幼龄幼虫期,施用青虫菌、敌百虫、杀灭菊酯或敌敌畏等进行兼治。

菜粉蝶

分布为害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生。偏嗜十字花科植物,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只剩叶脉和叶柄,严重影响菜的品质和产量。

识别: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前翅白色,近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中室外侧下方有两个黑圆斑。后翅白色,前缘有一或二个不整形黑斑。卵:似瓶形,表面有较规则的纵横凸纹。幼虫:体长28-35毫米。青绿色,背中线为一条断续不甚明显的黄色纵线,各节气门线上有两个黄斑。蛹:似纺锤形,体背有三条纵隆线和三个角状突起。

生活习性:东北和华北地区一年一般发生3-4代;华中和华南为7-9代。主要以蛹在甘蓝等被害菜株上及为害地附近的屋檐、篱笆、土缝和枯枝、落叶中越冬,而且有滞育特性。成虫只在白天活动,取食花蜜,由于趋化性强,卵多散产在含芥子油气味较浓的甘蓝、芥蓝上。老熟幼虫在植株等附着物上化蛹,蛹能耐32――50℃的低温。高温40℃以上时,发育不正常,羽化率极低。

防治方法:(1)清除田间残株、菜叶,减少虫源。(2)用青虫菌粉(每克含芽孢100亿)1斤加水1200-1500斤喷雾。使用时按药液量加入0.1%的洗衣粉或其它粘着剂,以提高防效。(3)药剂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

菜螟

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为害萝卜、白菜、甘蓝、花椰菜等,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常造成缺苗、毁种,且能传播软腐病。

识别:成虫:体长约7毫米,翅展15-20毫米。前翅灰褐或黄褐色,从前缘到后缘有三条灰白色波状横纹。后翅灰白色。卵:椭圆形,扁平,表面有不规则网纹。幼虫:体长12-14毫米,胸腹部淡黄或淡黄绿色,体背有7条灰褐色至深褐色纵线。蛹:体长7-9毫米,黄褐色,外包丝茧。

生活习性:在湖北一年发生7代,广西9代。无论一年发生几代,严重为害期大都在8-10月。各地多以老熟幼虫在被风向阳的土内吐丝将土粒、枯叶缀合成蓑状丝囊越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飞翔力也弱。每头雌蛾平均产卵200粒左右,以心叶内着卵最多。初孵幼虫大多潜入叶表皮下取食叶肉,三龄以后多钻入菜心,吐丝将心叶缠结一团,蛀食心芽和茎髓,造成无心苗,乃至幼苗死亡。

防治方法:(1)蔬菜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并进行深耕,消灭幼虫和蛹。(2)适当调节播种期,将受害最重的幼苗期与菜螟产卵及幼虫为害盛期错开,以减轻为害。(3)菜苗出土后,掌握菜螟产卵盛期,施药1-2次。药剂种类可参照菜粉蝶,以施用敌敌畏效果最好,药液要注意喷撒在菜心上。

甘蓝夜蛾

分布为害: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和西藏等地区都有发生,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甜菜、高梁、荞麦、烟草、棉花、亚麻、紫苏、瓜类、葡萄、桑等,食性较杂。以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识别: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约40毫米,灰褐色,前翅肾纹和环纹较大,灰白色,外围黑色,楔纹呈黑环状,外有淡色区,外缘线波状,亚外缘线与外横线向下方色较淡,近翅顶前缘有3个小白点,缘毛褐色,间以淡色条纹;后翅基部淡色。卵:馒头形,底径约0.6-0.7毫米,初产黄白色,以后出现紫色圈纹,孵化前变为黑紫色。幼虫:共有6龄。1龄体长约2毫米,灰黑色,2龄体长8-9毫米,黑绿色,1、2龄幼虫缺前两对腹足,行动象尺蠖。3龄体长12-13毫米,有4对腹足,深绿色,背面色深,呈现背线和亚背线,4龄以后体背为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6-40毫米,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黄褐色,有不规则褐斑,胴部背面黑褐色,散布灰黄色细点,腹面淡绿色,或淡黄褐色,背面及侧面具有灰白色不规则斑纹;背线及亚背线为白色,气门线和气门下线形成黄白色纵带,体背有马蹄形斑纹。蛹:长约20毫米,红褐色,1-3腹节背面有细致刻点,4-6腹节后缘有深褐色横带1条,腹末略延长,黑褐色,着生红褐色粗刺1对,基部紧接,末端略弯。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6月羽化。成虫日伏夜出,趋糖蜜性很强,卵成块产在叶背或叶脉附近,每块约有卵145粒,每雌可产卵5块。幼虫2龄前群集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食量大增,多在夜晚取食。此虫发育适温18-25℃,相对湿度70-80%,因此,春、秋二季发生重,夏季则有滞育现象。贵州冬前末代成虫在10月上旬出现,幼虫在10月中旬孵化,为害油菜最重。

防治方法:(1)掌握在幼虫3龄前喷药,药剂可用2%杀螟硫磷粉、甲敌粉或乙敌粉,2.5%敌百虫粉剂等喷粉,亦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500-800倍液喷雾。(2)秋耕、除消灭越冬蛹。(3)产卵期释放赤眼蜂。(4)用黑光灯、糖醋液及杨树枝把等诱杀成虫。

甘蓝蚜

分布为害新疆、宁夏和东北沈阳以北地区发生较多,为害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为害症状和萝卜蚜相似,亦能传播病毒病。

识别: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2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黄绿色,有数条不明显的暗绿色横带,两侧和有5个黑点;全体复有明显的白色蜡粉。无额疣。触角第3节有感觉圈37-49个,不规则排列;腹管远比触角第5节短,中部膨大。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5毫米左右,暗绿色,腹背各节有断续暗带,全体有明显白色蜡粉。触角无感觉圈,无额疣,腹管似有翅型。

生活习性:北方一年约发生8-20余代,乌鲁木齐9月下旬以卵在暗甘蓝及大白菜等植株近地面根茎凹陷处、叶柄基部和叶片上越冬。卵在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末产生有翅蚜,主要在越冬寄主及冬萝卜留种株上繁殖,5月下旬至6月初陆续迁飞到春、夏十字花蔬菜及春油菜上大量繁殖为害。春油菜是在生长季节中主要转移寄主之一,8月初在冬白菜、萝卜上为害。甘蓝蚜发育适温为20-25℃,一般以春、秋季为害较重,温暖地区全年可以孤雌胎生繁殖。

防治方法参照萝卜蚜。

甜菜夜蛾

分布为害:分布很广,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害虫的趋势。国内已知寄主有78种,其中有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蔬菜作物29种。以幼虫为害,严重时叶片大部或全部被吃尽,仅余叶脉和叶柄,还可钻蛀青椒、番茄的果实,造成腐烂和脱落。

识别: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体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后翅银白色。卵: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蛹: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

生活习性:山东、江苏、陕西一年发生4-5代,以蛹于土室内过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而趋化性弱。每头雌蛾产卵一般为100-600粒,最多可达1700余粒。卵成块状,产于叶片的背面,外覆白色绒毛。幼虫四龄以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

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及时集中沤肥,以减少虫源。(2)利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效果很好,同时还可诱杀其它害虫和蝼蛄、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3)药剂可采用敌百虫、敌敌畏等

豌豆潜叶蝇

分布为害:除西藏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发生。已知寄主有21科130余种,主要为害豌豆、蚕豆、油菜、白菜、甘蓝、萝卜等。以幼虫在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形成迂迥曲折的虫道,严重时可使全叶枯萎,产量下降,成虫也可吸食叶液成白点。

识别:成虫:体长2-3毫米,翅展5-7毫米,体暗灰色,触角3节,第三节近方形。胸部有4对粗大的背中鬃,没有中鬃,小盾片后缘有4根小盾鬃。翅一对,透明,有紫色闪光。卵:长卵圆形,乳白或灰白色,略透明。幼虫:呈蛆状,长约2.9-3.5毫米,体表光滑,柔软,由乳白变黄白或鲜黄色。蛹:为围蛹,长椭圆形略扁。

生活习性:辽宁、河北一年发生5代,江西12-13代,福建13-15代。淮河以北,以蛹越冬;淮河秦岭以南至长江流域,以蛹越冬为主,少数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南岭以南无越冬现象,但在夏季温度超过35℃时,有蛹期越夏现象。成虫善飞,会爬行,卵散生,多产在叶背面叶缘组织内,尤以叶尖处为多。

防治方法:(1)大量发生之前,清除田内、外的杂草,处理残株,对留种十字花科蔬菜要及时摘除有虫的老黄脚叶,减低虫口基数。(2)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吸食花蜜习性,点喷诱杀剂30%糖液加0.05%敌百虫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200倍或90%敌百虫1000倍液,于成虫产卵盛期或幼虫初孵时喷药效果最好。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

精彩图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