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
地区:江苏|江西|辽宁|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
84农业网 时间:2018-03-1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整理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新几内亚凤仙花、凤仙花的叶片,使叶片病斑连片,以致变褐枯黄脱落,严重的植株死亡。
症状受害叶片上,初生浅黄褐色小点,稀疏或稠密,后扩展为圆形为近圆形病斑,一般直径2~10mm,有的可达16mm,后期中央变为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橄榄色霉状物,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病原为真菌,凤仙花灰星尾孢霉。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于发病。温室内常年可发病。果实可能带菌,成为一个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
(1)秋霜后彻底清除花圃内的植株及其残体,运出花圃外集中深埋或高温沤肥。
(2)播种前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2%~0.3%的敌克松、代森锌或福美双拌料,或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福尔马林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浸种10~20分钟均可。
(3)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洒1~2次1:1:2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选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
84农业网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任何关系,请网友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84农业网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84农业网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仅作为参考。